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一.运动解剖学介绍

1.胸大肌

1)胸大肌分为上/中/下三束,详情请见下图;

胸大肌上束

胸大肌中束

胸大肌下束

2)起点:(上束)锁骨部起自锁骨内侧半,(中束)胸肋部起自胸骨,(下束)肋部起自第一至六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锁骨部和腹部肌束上下交叉);

3)功能:

屈曲/伸展肩关节;

内收/外展肩关节;

内旋肩关节;

水平内收肩关节;

4)功能解剖:参与推/伸/投掷和冲击等运动。拥有上行/水平/下行等多方向的肌纤维。上束主要完成屈曲肩关节,中束主要完成内收肩关节,下束能使肩关节从屈曲或过头位至伸展。胸大肌在肱骨止点处有明显扭转,这使得其在肩部能够利用不同肌纤维完成多方向运动。

2.胸小肌

1)位于胸大肌深面,详情见下图;

胸小肌

2)起点:第三至五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3)功能:

上提第3~5肋;

近固定拉引肩胛骨前伸/下降;

远固定提肋助吸气;

4)功能解剖:牢固附着于肩胛骨喙突,因此将肩胛骨束缚在胸廓前方。当外力作用于手臂时,胸小肌有助于稳定肩胛骨前部。胸小肌的过度使用和紧张会造成圆肩;

二.通俗解释

1.胸大肌:分为上中下三束,三束方向不同决定了负责不同运动。起于锁骨,止于三角肌(肩膀)与肱二头肌交叉处。主要负责与肩关节有关的运动,比如投掷/伸肩等动作;同时和背部肌群协同作用起到运动时稳定肩胛骨的作用,比如推类动作。

2.胸小肌:同样分为三束,是胸部深层肌肉。起点位于肋骨处,止点与胸大肌不同,位于肩胛骨处(锁骨偏下)。除了与胸大肌的协同作用外,负责吸气时肋骨的上提。圆肩的症状有一部分是胸小肌过度紧张导致的,这是因为对于久坐人群,由于手臂放在桌面上并坐姿不规范,通常肩胛骨一直处于前伸状态,由第一部分来看,胸下肌的作用是“近固定拉引肩胛骨前伸”,所以此时胸小肌一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长期导致胸小肌过于紧张无法还原,所以导致了圆肩症状;

三.训练

1.器械训练

1)胸肌训练,根据上面的介绍,要保证训练完全实现水平内收/屈曲/内收,内收通过肩胛骨收紧来自然实现,水平内收为了实现运动的最大行程,就要求“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动作,屈曲就是“推”动作;

2)Tips

训练容量:每周12-20sets,每周可以增加1-2sets,但仍要保持上述范围内,增加训练频率;

通过充分完成等长/向心/离心收缩增强泵感,具体实现方式:

“一个半”:完成一个完整行程后,缓慢恢复到中间位置再完成半个(向心/离心收缩);

缓慢恢复原位(离心收缩);

顶峰保持(等长收缩);

对胸大肌提供预拉力:肩胛骨收紧以对胸大肌行程额外的拉伸;

3)胸大肌上束:

哑铃上斜卧推:哑铃卧推,同时手臂内收。胸大肌水平内收,同时下落至胸大肌下束,以减少对肩膀的压力;

辅助动作:单侧龙门架上斜:越过胸肌中部,以达到最大行程(最大程度地水平内收);

4)胸大肌中束

哑铃平板卧推:同哑铃上斜卧推,收紧肩胛骨+沉肩,不要让肩膀外旋导致提前对肩膀施加额外的力,正常状态哑铃会呈现一定角度,所以哑铃完全水平的姿势是错误的;

杠铃平板卧推:牺牲部分运动行程,但是对肩膀提供了更多的稳定性。握距1-1.25倍肩宽,对于日常训练不建议宽距,虽然宽距举起重量更大,但是胸大肌的解剖功能是水平内收,通过水平内收可以使胸肌处于收缩状态;

地面哑铃飞鸟:与正常的平板飞鸟相比,地面提供给肩膀更多的支撑,以避免在飞鸟动作行程中肩关节承受过多的剪切力。通过适度垫高身体可以提供更多的运动行程;

辅助动作:单侧龙门架:同单侧龙门架上斜;

5)胸大肌下束

军椅体撑:身体前倾使胸肌位于重心处,在顶峰保持收缩(参见tips);

辅助动作:单侧龙门架:同单侧龙门架上斜;

6)胸肌训练收尾

上斜卧推(10-12rm)+底部臂屈伸拉伸(血液流入胸大肌)+1/3行程绳索夹胸(高次数持续收缩)-3sets;

7)拉伸参见(通过拉伸放松胸小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yy/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