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心理辅导 http://m.39.net/pf/a_6185650.html

由神经鞘的各种成分(如Schwann细胞、神经束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引起或显示神经鞘不同成分分化的恶性肿瘤统称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PeripheralNerveSheathTumor,MPNST)。由于MPNST再现了各种神经鞘细胞的形态,它们的形态学范围从类似神经纤维瘤的肿瘤到类似于成人型纤维肉瘤。少数来自神经或神经纤维瘤的肿瘤表现出异常的分化。例如,血管肉瘤可能发生于神经或已存在的神经纤维瘤基础上。虽然少数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发生于周围神经,但其归类为尤文氏肉瘤。由于缺乏标准化的诊断标准,MPNST的诊断在过去一直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困难和难以捉摸的病变之一。即使是现在,也没有特定的生物标记可用来确定诊断。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肉瘤如果起源于周围神经或神经纤维瘤,通常可以被认为是MPNST,但对于发生在这些部位之外的肿瘤,其诊断标准却不太一致。因此,正如文献报道的那样,这种肉瘤的发病率随诊断标准的严格程度而有所不同。如果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则可以认为是MPNST:(1)肿瘤起源于周围神经,无异常或异源分化;(2)起源于已存在的良性神经鞘瘤,通常为神经纤维瘤;或(3)肿瘤呈现一系列在上述情况下出现的肿瘤组织学特征,被认为是典型的恶性Schwann细胞肿瘤。这些特性包括(1)致密和稀疏神经束呈大理石样(marble-like)交替模式(2)梭形细胞细胞核不规则或弯曲,或(3)在免疫组织化学或电子显微镜显示Schwann细胞分化的情况下呈纤维肉瘤样表现的肿瘤。此外,Schwann细胞瘤中还存在一些特异性较低但较为常见的特征,包括核呈栅栏状、旋涡状结构、特殊的血管周围增生性改变,偶尔也存在异源性成分(如软骨、骨、骨骼肌)。显然,这些标准只允许列入那些有相当好的分化或尚未掩盖其起源部位的MPNST。尽管如此,该方法提供了可接受程度的诊断重现性,并消除了过去梭形细胞肿瘤被诊断为MPNST这个大杂烩。

(1)MPNST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5%~10%,约1/4~1/2病例发生在神经纤维瘤病1(NF1)的背景下。虽然NF1组发生MPNST的终生风险约为10%,但有症状的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发生MPNST的风险接近30%。NF1患者通常经过较长的潜伏期(10~20年)后发展为肉瘤,在一些病例中MPNST是多部位的。

(2)大多数MPNST发生在20~50岁的患者(中位年龄35岁)。儿童MPNST可有但并不常见。具有NF1的患者通常出现的年龄稍早,肿瘤比那些散发性的更大。

(3)具有NF1患者以男性为主,在散发性MPNST病例中,性别比例大致相等。

(4)与其他肉瘤一样,这些病变表现为肿大的肿块,通常在诊断前几个月就发现了。

(5)疼痛可有或无,但在NF1患者中更常见。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疼痛或先前存在的肿块突然增大应立即进行活检,以排除神经纤维瘤恶性转化的可能性。

(6)由主要神经引起的MPNST通常会导致一系列显著的感觉和运动症状,包括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和减弱。这些症状很少在发现肿块之前出现。

(7)大多数MPNST与主要神经干有关,包括坐骨神经、臂神经丛和骶神经丛。因此,最常见的解剖部位包括上肢和下肢的近端部位和躯干。相对较少出现在头颈部,这与神经鞘瘤的分布形成鲜明对比。

(1)典型的MPNST表现为大神经纺锤状或偏心团块(图1)。神经近端和远端到主肿块的增厚通常表明肿瘤沿着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扩散。

图1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起源于坐骨神经,呈大纺锤状肿块。肿瘤切面明显出血、坏死。

(2)在NF1患者中,MPNST可能发生于先前存在的神经纤维瘤(图2)。

图2:长期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手臂发生MPNST。

(3)无论临床表现如何,MPNST的大体外观与其他软组织肉瘤基本相似。肿瘤通常很大,平均直径超过5厘米,肉质,不透明,表面灰白,可伴有继发出血和坏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ss/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