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arichal博士在ACR网站上发布了一例典型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并总结了该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现翻录供大家学习。

病史

75岁女性患者,咳嗽。

影像学表现

图1.胸片示右侧膈肌明显升高,轮廓不规则呈叶状(红色箭头示),并于右侧心膈角见一圆形占位影(白色箭头)

图2.CT示一不均匀强化实性肿块,与胸膜表面相连(红色箭头)

图3.PET-CT示一基于胸膜的实性肿块,无高代谢表现(红色箭头),FDG摄取类似于纵隔血池

图4.PET-CT示一基于胸膜的实性肿块,无高代谢表现(红色箭头),FDG摄取类似于纵隔血池

诊断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病例要点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胸部肿瘤,约占胸膜肿瘤的5%。

80%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为良性病变

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尚未证实。

讨论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胸部肿瘤,约占胸膜肿瘤的5%,发病率约十万分之2.8。发病率无性别差异,多见于60—70岁人群。该病起源于间皮下非定型间充质层,是一种多功能性组织。胸膜孤立性纤维瘤通常无症状,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也可有非典型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时患者可出现肿瘤相关的副肿瘤综合征,如Doege-Potter,是由肿瘤分泌的2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引起的低血糖。

约80%为良性过程,但有20%表现为局部浸润或恶性改变。肿瘤大小可以作为预后指标,即大的肿瘤更倾向于恶性,其预后较差。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接近%。

在CT上,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较小时为均匀强化,较大时可能由于继发的肌瘤粘液变性而呈不均匀强化。磁共振检查,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在T1上为等低信号,T2上为不均匀低信号,粘液变性区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类似于CT,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F-18FDGPETCT扫描,大多数胸膜孤立性纤维瘤FDG的摄取类似于纵隔血池。目前,PET—CT在鉴别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良恶性上的效果尚未被证实,尽管有报道称PET的代谢活动扫描可能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若胸膜肿瘤的FDG摄取增强,则可以做出排除性诊断,如转移瘤或间皮瘤,并能引导穿刺活检入路。

赞赏

长按







































得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zz/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