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加减治疗胸腔积液发热
明医公开课第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周炳文 编辑:李邦源 达原饮加减治疗胸腔积液发热 胡某,男,13个月,年1月9日就诊。 发热,咳嗽月余,气促半月余。 患儿1个月前受凉出现发热、咳嗽,发热前无寒战,少痰,无盗汗和咯血;半月前又出现气促,哭闹时明显,伴腹泻,每日数次,质如水、夹不消化物,无发绀。自服“感冒药”无缓解后,于当地卫生院诊治(用药不详),因无效,于12日前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感染性胸腔积液”。住院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无缓解,而邀中医会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欠佳,小便尚正常。 刻下症:发热,咳嗽无痰,胸逼气短,面色?白,大便溏泻,舌红,苔黄腻,指纹浮红。理化检查:胸部X线检查示“胸腔积液(双侧少量)”。 中医诊断:内伤发热(邪伏膜原、湿郁发热) 西医诊断:胸腔积液 中医辨证分析:外感风寒失治,日久成饮聚于膜原,郁而发热,水饮犯肺而见咳嗽、胸逼气促。加之幼儿素体脾虚,而膜原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其伏邪易导致胃肠积滞,脾胃运化失职,湿邪内生,故见腹泻、纳少、精神疲倦,面色?白。舌红苔黄腻、指纹浮红亦为邪伏膜原、湿郁化热之象。 治则:开达膜原、清热利湿。 方药:达原饮加减。 黄芩5g,知母5g,草果6g 槟榔6g,厚朴3g,白芍5g 金银花6g,连翘6g,藿香6g 2剂 二诊:年1月11日 热退,仍气促。痰鸣,腹泻每日2—3次,夹不消化食物,睡眠改善,小便黄,舌淡苔白。初诊后热退,表现以脾虚肺郁为主,故复诊时改用八解散加味,以健脾祛湿、宣肺化痰。 处方: 党参5g,白术5g,茯苓6g 陈皮3g,法半夏3g,甘草3g 厚朴5g,藿香5g,白芥子5g 杏仁3g 共3剂 三诊:年1月15日 因外出受寒发热,无寒战,无汗出,呼吸较前通畅,咳嗽好转,饮食少,二便正常,舌红、苔黄厚,指纹浮红。认为患儿体虚卫外失固,复感风寒,加之饮聚膜原,风寒湿邪郁而又致发热。 治疗又选用达原饮加减,以开达膜原、清热利湿。 处方: 黄芩5g,知母5g,草果6g 槟榔6g,厚朴3g,白芍5g 金银花6g,连翘6g 共4剂。 4剂后患儿热退,办理出院。 按:周氏认为,达原饮凡邪伏膜原寒热不休,或只热不寒,脉弦滑数者皆适用,用于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气胸之发热,胃肠湿郁积滞、胆肠蛔虫感染发热持续不退等,均有相当效果。本案例即为邪伏膜原,只热不寒,脉弦滑数,胸腔积液内伤发热之邪伏膜原、湿郁发热证。 摘自《周炳文经典医案集》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白癜风的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zy/1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考点解析呼吸系统胸腔积液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接受达沙替尼二线治疗发生III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