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胸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7(2):-.赵彦峰,赵辛,刘晖,等.摘要42岁女性患者,右侧胸部巨大肿瘤。全麻下行右侧胸壁巨大肿物切除术后康复出院,病理提示神经纤维瘤,瘤体重5.5kg。胸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充分准备,有效的手术肿瘤切除可确保手术安全,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恶变可能。 患者 女,42岁。右侧胸部包块20年,近5年(停月经后)包块明显增大,实测大小约35cm×20cm(图1),表面皮肤有破损、溃疡,有异常分泌物。查体见:颈部及四肢、躯干皮肤遍布大小不等体表结节,大小约0.2~2.0cm;全身皮肤多处咖啡牛奶斑。心肺未见异常,余体征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胸部肿瘤增强CT检查示:右侧胸部体表外一巨大实质性肿瘤,似见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形态尚规整,肿瘤蒂部上下可见较粗滋养血管。胸部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胸部体表外巨大实质性回声团,区内见粗壮血流信号,其他部位未见异常(图2)。 图1肿瘤实测大小约35cm×20cm,表面皮肤有破损及溃疡图2胸部CT检查示:右侧胸部体表外一巨大实质性肿瘤,似见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形态尚规整,肿瘤蒂部上下可见较粗滋养血管图3病理镜检示巨大神经纤维瘤 HE×年10月在全麻下行右侧胸壁巨大肿物切除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规划皮瓣及切口位置,肿瘤由专人抱起辅助,完整切除肿瘤。因创面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为稳定循环系统,术中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术后碘伏盐水反复冲洗伤口3次,创面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见肿物有包膜,包膜周围组织水肿,切面肉眼呈灰白色,颜色分布不均,鱼肉状,血管丰富,重约5.5kg。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巨大神经纤维瘤(图3)。 讨论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发病率0.03%,一般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最常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遗传率较高,通常表现有一定基因缺陷或神经系统症状[1]。Ⅰ型神经纤维瘤大多属于良性肿瘤,却有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浸润等特点,大部分来源于神经干或末梢神经轴索鞘,细胞类型一般是Schwann细胞和神经束膜细胞[2]。Ⅰ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躯干皮肤遍布大小不等体表结节,全身皮肤多处咖啡牛奶斑。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是由NF2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双侧前庭神经鞘瘤,常伴多发的神经系统肿瘤及眼、皮肤等相关病变。本例患者自幼智力障碍,多处皮肤有咖啡牛奶斑和黄豆样或疣状突起,家属亦有类似体征,符合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诊断。 目前胸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报道较少,多见原发于躯干、四肢、面部和腹膜等[3,4,5]。瘤体较大时,因重力作用呈袋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引起其他功能受损(如脊柱、骨骼畸形和内分泌紊乱),甚至发生肿瘤恶变[6]。本例长期负重肿瘤,已发生轻度脊柱侧弯。 目前治疗神经纤维瘤以手术为主,有效切除瘤体可改善患者症状,避免其他系统症状进一步发展,还能减少肿瘤恶变可能[7]。由于瘤体较脆,皮下静脉血管怒张,肿瘤周围组织有许多粗细不等的畸形血管,中间有两条较大滋养血管,术中极易发生失血过多。我们采用探查、分离与结扎相结合,沿皮瓣分离切除,同时由专人抱起肿瘤,尽可能在切除瘤体过程中使血液有效回流体内,增加自体循环血量,减少手术失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后因切口大,一般移植来源于其他部位的皮肤[8]。也有报道称可采用瘤体皮瓣移植,以减少其他部位来源皮瓣可能造成的额外感染[9]。本例采用预先皮瓣留置切口良好对合,浅筋膜中放置负压引流管,以减少巨大伤口创伤造成的渗血和淋巴渗漏影响切口愈合。术后住院期间患者无感染发生,2天后拔除引流管,伤口愈合良好。 关于手术切除胸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我们建议:(1)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检查和三维重建,评估定位肿瘤重要滋养血管解剖位置,了解肿瘤与胸部重要脏器、血管的解剖关系,预防术中大出血。(2)术前充分备血,一般6~8个单位。(3)术前预估影响术后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切口愈合的渗血和淋巴渗漏给予相应处置(如负压引流等)。(4)尽可能预留皮瓣,减少皮瓣移植。创面留置引流,促进手术切口一期甲级愈合。(5)巨大瘤体的组织较脆且血管丰富,应选择探查、分离与结扎相结合,避免术中失血过多。(6)术后快速康复等治疗。 参考文献略!平台合作联系方式- 原文可通过杂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yy/9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体检月立减98项全身体检99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