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床旁超声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重症医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心包填塞患者安全、快速地完成心包穿刺,挽救患者生命。从这一点也证实了专家论断:床旁超声技术是媲美听诊器的一项临床医学革命性进展。目前该技术在急诊、重症、心脏、麻醉等临床科室快速普及。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临床医护人员使用床旁超声可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传统认为心包穿刺术为高危临床操作,故不属于内科四大穿刺范畴,但有了床旁超声实时引导使得该操作的难度大大降低、安全性大幅提高,其基本操作流程和超声引导胸腹穿刺没有本质区别。年,笔者在急诊抢救室完成实时超声引导心包穿刺术4例,无一例并发症。该技术只有临床医生自己使用床旁超声才能开展,传统的超声科静态超声引导(做体表标记)并不安全。但心脏是跳动的,临床操作仍需十分小心,肋间途径穿刺时有两个”坑“需格外注意:肋间动脉乳内动脉(又称胸廓内动脉)。

1

肋间动脉

该血管和肋间静脉、肋间神经伴行,通常走行在上一肋下缘,常规肋间穿刺不会触及。但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走行可能发生屈曲,肋间穿刺可能造成医源性肋间动脉损伤。NEJM就曾报道过一例老年患者因胸穿损伤肋间动脉造成血胸,后行弹簧圈栓塞才把血止住。

2

乳内动脉

该血管是搭桥最常用的血管,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下壁,沿胸骨侧缘外侧1-2厘米处下行,居于上6肋软骨和肋间内肌的深面,胸横肌和胸内筋膜的浅面。至第6肋间隙处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两终支。

美国急诊医学杂志报道过一例因心肺复苏损伤乳内动脉导致心包填塞的病例。该病例报道提醒我们CPR时应注意保护该血管,同时也是心包穿刺时应该注意的一个”坑“。

结语:笔者曾撰文分享过的方法和体会,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行查阅,欢迎交流。

E简介

办学目的:百闻不如一见,百听不如一练。为了让苏大附一院本院师生切实掌握临床实战技能,从容应对各类技能考核与临床抢救,苏大附一院急诊科不定期举办急诊核心技能工作坊(博习E工坊),采用理论+操作的精英化技能培训模式,针对临床刚需,着力打造最接地气的临床实战技能培训平台。

办学条件:依托苏大附一院急诊科现有软硬件条件开班,全部课程向本院师生免费开放,为保证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小班授课,谢绝旁听。

课程特色:依托小班工坊手把手教授急诊核心技能,使学员能够迅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培养临床实战人才。授课过程由理论讲解+教师演示+学员练习+现场答疑+技能考核等环节组成。本课程面向全院师生(规培生、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以及他医护人员均可报名),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员真正掌握处理危重症的实战技能。招生信息请







































白癜风怎么得
白癜风早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bx/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