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喘息胸闷气短,这些容易被忽视的
有20多年吸烟史的张先生,最近总感觉胸闷气短,家住7楼的他每次上到4楼就要喘半天,还经常咳嗽、咳痰。 张先生说:“晚上睡觉时偶尔也会有窒息的感觉,半夜总被憋醒。”医院南岗院区呼吸内科,通过肺功能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慢阻肺,而且已经是重度。 据哈医大二院呼吸内科二病房主任陈宏教授介绍,长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因素,长期被动吸入二手烟、接触污染空气、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或先天性α1抗胰蛋白质酶不足也容易患慢阻肺。 此外,呼吸道感染也是慢阻肺发病和加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数据下的慢阻肺人群 40岁以上患病率为13.7% 今年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首项成果,揭示了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5.4%)。 “5年前,我省曾经做过一项关于慢阻肺的调查,当时的患病率为10%,如今,这个数据肯定要比之前高。”哈医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霍建民教授告诉记者,如今,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慢性疾病。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吸烟人数多,农村地区大量使用生物燃料取暖,因此是慢阻肺高发区。 “近入11月,我们接诊的慢阻肺患者较之前增加了15%-20%,病房里有两成多都是慢阻肺患者。”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呼吸内科主任车春莉主任说,北方的慢阻肺患者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喘得厉害,白色泡沫样痰、粘痰多,肺部啰音多;一个是严重程度多,患者往往合并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更严重的还有合并肺性脑病以及一些难治的耐药菌等并发症。 被忽视的肺功能检测 近七成患者被漏诊或误诊 医院协会的统计显示,慢阻肺诊断率仅为31%,有69%的患者被漏诊或误诊。 医院南岗院区呼吸内科主任尹虹雷介绍,人们对慢阻肺的认知度很低,当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往往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确诊时都已经是中重度了。 一旦得了慢阻肺 肺癌患病率是普通人3倍 尹虹雷主任介绍说,慢阻肺和哮喘在症状上比较相似,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慢阻肺一般是中年后发病,哮喘则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 慢阻肺症状进展缓慢,逐渐加重,哮喘则症状波动大; 慢阻肺多有长期吸烟史和(或)有害气体、有毒颗粒接触史,哮喘则常伴特异性体质、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部分患者有哮喘家族史; 慢阻肺气流受限基本为不可逆性,哮喘则多为可逆性。 医院协会的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的肺癌患病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有33%的慢阻肺患者死于肺癌,50%-70%的肺癌患者合并慢阻肺,合并慢阻肺的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仅为单纯肺癌患者的一半。 这五类高危人群要定期查肺功 1、长期抽烟者 2、反复反复咳嗽、咳痰者 3、活动后感觉胸闷气短,特别是逐渐加重者 4、工作环境中要接触污染气体、粉尘的人 5、呼吸道疾病患者,如已患肺部疾病者 慢阻肺患者要注意哪些? 1、吸烟者一定要戒烟,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3、合理调配好膳食,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高纤维的食物; 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5、坚持适量活动和锻炼,以不使自己感到疲劳为宜; 6、通过肺康复呼吸操锻炼肺功能,缩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来,呼气时腹部凹进去,锻炼膈肌,必要时可通过膈肌起搏器增强肺功能。 来源:生活报记者沈丽娟霍营 □审核:王轶男□责编:王德斌实习生:文欣唐月 生活报记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bx/4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肺部结节就是肺癌吗市三院肺部结节专家为您
- 下一篇文章: ldquo悄无声息rdquo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