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纤维瘤和肌纤维瘤病
肌纤维瘤和肌纤维瘤病 概述 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myofibroma/myofibromatosis)最初由Williams和Schrum于年首先报道,起初命名为先天性纤维肉瘤。年Stout将其更名为幼年性纤维瘤病(juvenilefibromatosis)或先天性系统性纤维瘤病(congenitalgeneralizedfibromatosis)。年Chung和Enzinger的报道显示,该肿瘤属于肌纤维母细胞性病变,故又将其重新命名为婴儿肌纤维瘤病(infantilemyofibromatosis)。因肿瘤偶可发生于成人,故在版WHO分类中,去掉了“婴儿”这一前缀。在形态学上,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与肌周皮细胞瘤以及所谓的婴幼儿型血管外皮瘤有延续,故在版WHO分类中将其划归肌周皮细胞瘤名下。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婴儿,偶可见于成人。临床上有三种类型: ①孤立性(肌纤维瘤):好发于皮肤,可延伸至皮下、肌肉和骨。最常见部位头颈部、躯干和四肢; ②多中心性(肌纤维瘤病):不常见,包括两种亚型:一个是软组织/骨的多发性病灶不伴内脏累及;另一个是伴有内脏(肺、心脏、胃肠等)累及; ③成年型:多表现为肢体和头颈部皮肤或口腔内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 大体形态 无包膜,直径多数为1cm左右;质地坚实,瘢痕样,切面灰白。 组织形态学 孤立性和多中心性的镜下形态相似,呈结节状或多结节状生长,并具有明显的区带现象:由淡染的周边区和深染的中央区组成; 20%病例可见瘤细胞突向血管腔内生长。 周边区由结节状或短束状排列的胖梭形细胞组成,胞质嗜伊红,形态上介于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肌纤维母细胞); 中央区由圆形或小多边形的原始间叶细胞组成,呈实性片状分布,或围绕分支状的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可见核分裂象和坏死,后者常伴钙化。 间质:黏液样,胶原化或玻璃样变性,可有灶性出血和囊性变。 成人肌纤维瘤主要发生于皮下呈结节状,主要由嗜伊红的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结节周边可见少量相对较为原始的间叶细胞,可有血管外皮瘤样(hemangiopericytoma-like)结构。 FigureMyofibroma.Thetumorshowsabiphasicappearance:ahighlycellular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zz/5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期服用膳食纤维,是否会产生依赖
- 下一篇文章: 儿童患癌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