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肺癌发病率为57.04/10万,死亡率为40.16/10万。大多数肺癌患者早期症状轻微,多干咳,继发感染时可伴少量痰,部分患者可伴胸痛、咯血、气喘等。

由于缺乏体检筛查或者被误诊,很多人被发现肺癌时已是中晚期,不但需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且中晚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5%。但早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90%——%,所以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其中肺癌早期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结节。

在此,对于大众非常关心的肺结节相关问题,医院副院长、胸心外科主任杨康教授一一给予了权威解答。

肺结节是什么,会变成肺癌吗?

肺结节是指胸部CT检查影像图片所见的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分为单发与多发两类,边界清晰与不清晰两型。

杨康教授指出,肺结节由多种原因引起,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但在不同研究中,单个肺结节患病率为8%——51%,其中仅1.1%——12%的肺结节为恶性。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可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其中,恶性概率为:部分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不同大小的肺结节,恶性概率也不同,根据结节的直径可将肺结节分为:微小结节(小于5毫米)、小结节(5毫米——10毫米)、大结节(20毫米——30毫米)。在多个肺癌筛查试验中发现,肺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恶性概率为0%——1%;肺结节直径在6毫米——10毫米之间,恶性概率为6%——28%;肺结节直径在11毫米——20毫米的范围内,恶性概率在33%以上;而直径大于20毫米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达到64%以上。

因此,看到检查报告提示的肺结节,不要盲目恐慌,也不要放任不管。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断,患者万不可自行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哪些人需做肺结节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癌症家族史者。

3.每天吸烟超过20支或者烟龄大于20年的烟民。

4.长期咳嗽、咯痰者。

5.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结核患者等)。

6.长期接触石棉、铬、镍、铜、锡、砷、放射性物质者。

怎么筛查肺结节更精准?

过去检查肺癌通常是拍X光胸片,但胸片是二维成像模式,会有前后影像的重叠。现在,低剂量薄层CT检查是首选的肺部筛查手段。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AI)筛查辅助,可帮助影像诊断医生更精准、更高效标注可疑肺结节。

为做好肺癌防治和肺结节筛查,医院率先引进先进肺结节人工智能(AI)筛查系统,开展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CT+人工智能(AI)诊断特色早筛项目”。

即日起至年10月31日,到医院胸心外科做低剂量CT肺部检查的患者,如发现肺部结节,可免费享受人工智能(AI)筛查。对诊断出肺结节的患者,医院将采取肺结节门诊、肺结节多学科MDT会诊的方式,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连续性治疗方案。

胸心外科简介

医院胸心外科由原医院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杨康教授创建,引进国际领先医疗技术、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医护团队。

学科由普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专科ICU三个专业方向5个病区组成,配备了国际上先进的MAQUETHYBRID杂交手术室、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奥林巴斯4K超高清胸腔镜、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德尔格呼吸机、飞利浦心电监护仪等国际顶尖设备。

杨康副院长/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胸心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著名胸心外科专家,对复杂重症胸心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术。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心肾联移植术、我国首例射频肺癌治疗术、西部地区首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纵隔肿瘤和肺癌切除术、西部地区首例房颤射频迷宫治疗术、西部地区首例ECMO心肺支持术、心脏移植等重大临床新技术。历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肺癌专家组成员、重庆市胸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心血管外科分会和胸外科分会副会长等。

熊刚胸心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原医院胸心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长期从事胸部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发病机理及遗传易感性研究。临床工作以胸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平台下的胸部肿瘤微创外科、肺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以及纵隔肿瘤的扩大切除为特色,具有近30年的胸心外科临床手术经验;同时对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也具有丰富的经验。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重庆市分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

采编:李东梅胸心外科

审核:熊孝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zy/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