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脊柱肌肉功能评估

肌肉整体功能评估

肩胛骨上提

一相关解剖

1斜方肌(副神经和斜方肌支C2-C4)

下降部分(上束)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

横向部分(中束)

起点:C7-T3椎体棘突,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肩峰部,肩峰,肩胛冈

2肩胛提肌(肩胛背神经C4-C5)起点:C1-C4椎体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

3菱形肌(肩胛背神经C4-C5)

起点:C6-C7椎体棘突,T1-T4椎体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二检查方法

检查者向下按压患者双肩

三临床症状

短缩:肩胛骨上抬。颈椎的侧弯、旋转及前屈活动受限。

在盂肱关节中,由于肩胛骨必需的旋转(肩胛骨下角向上向外侧旋转)无法完成,这些肌肉的短缩会阻碍患者肩关节上抬。

单侧短缩可能导致头部倾斜和姿势性脊柱侧弯。

无力:单侧力量减弱导致颈椎段的姿势性脊柱侧弯,凸面朝向无力的一侧。

斜方肌上束以及肩胛提肌是辅助性呼吸肌。如果患者使用这些肌肉,呼吸容积将会减少。例如。高位颈髓损伤中常发生呼吸容积减少。

肩胛骨下降

一相关解剖

1斜方肌下部(上升部)(副神经和斜方肌分支C2-C4)

起点:T3-T12椎体棘突,棘上韧带

止点:肩胛冈

2背阔肌(胸背神经C6-C8)

起点:T7-T12椎体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后1/3

止点:小结节嵴

3胸大肌(胸神经C5-C11)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膜,第2-6肋,腹直肌鞘前叶

止点:大结节嵴

4前锯肌(胸长神经C5-C7)

起点:第1-9肋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5胸小肌(胸神经C6-C8)

起点:第3-5肋

止点:喙突

6锁骨下肌(锁骨下神经C5-C6)

起点:第1肋软骨边界处

止点:锁骨下沟

二检查方法

检查者向患者肩胛骨的肩胛下角施加阻力。

三临床症状

短缩:单纯斜方肌上升部分的短缩极为罕见。累及其他控制肩胛骨下降肌肉的临床症状是由其各自主要功能来描述的。

无力:为使前屈上臂超过70°,肩胛骨下降活动是必需的。如果这些肌肉无力,患者将尝试通过躯干的伸展和侧弯来代偿。另外,患者为了增加关节活动度,会抬举件肩关节。

肩胛骨外展(伸展)

一相关解剖

1前锯肌(胸长神经C5-C7)

起点:第1-9肋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2胸大肌(胸神经C5-C11)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膜,第2-6肋,腹直肌鞘前叶

止点:大结节嵴

3胸小肌(胸神经C6-C8)

起点:第3-5肋

止点:喙

二检查方法

检查者应当注意,患者会尝试外展上臂来获得杠杆效应以及对抗检查者施加的阻力。

三临床症状

短缩:肩关节伸展,胸椎后凸曲度增大。

拮抗肌内收肩胛骨,因为肌肉起止点距离较远,且基于肩胛骨的偏侧优势,所以拮抗肌始终处于牵伸位置。它们会变得非常无力。

在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活动受限。

无力:前锯肌向前牵拉肩胛骨,还将肩胛骨压于胸廓。如果这一肌肉无力,这个动作将不完全,导致翼状肩的出现,且在患者负重抬臂时候最为明显。

肩胛骨内收(回缩)

一相关解剖

1斜方肌

下降部

起点:上项线,枕骨粗隆,项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

横部(中间)

起点:C7-T3椎体棘突,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肩峰端,肩峰,肩胛冈

上升部(副神经和斜方肌分支C2-C4)

起点:T3-T12椎体棘突,棘上韧带

止点:肩胛冈

2菱形肌(肩胛背神经C4-C5)

起点:C6,C7和T1-T4椎体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3背阔肌(胸背神经C6-C8)

起点:T7-T12椎体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后1/3

止点:小结节嵴

二检查方法

检查者在肩胛骨内侧缘施加阻力。

三临床症状

短缩:肩胛骨内收肌的短缩十分少见。

无力:肩关节伸展;在很多患者中,胸椎脊柱后凸加重。

当患者抬举上臂时,因为肩胛骨并不附着于胸壁,肩胛骨内侧缘会离开胸壁。随着这些肌肉无力加重,这些症状也更加为显著。当患者从地面提物时,症状尤为明显,并会导致肩带所有结构出现拉伤症状。

肩前屈

一相关解剖

1三角肌

肩峰部(腋神经C4-C6)

起点:肩峰

止点:三角肌粗隆

锁骨部(腋神经C4-C6;胸分支C4-C6)

起点:锁骨外侧1/3

止点:三角肌粗隆

2肱二头肌(肌皮神经C4-C6)

长头

起点:盂上结节

止点:桡骨粗隆,前臂筋膜

短头: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前臂筋膜

3胸大肌(胸神经C5-T1)

锁骨部

起点:锁骨内侧1/3

止点:大结节嵴

胸肋部

起点:胸骨膜,第2-6肋软骨

止点:大结节嵴

4喙肱肌(肌皮神经C6-C8)

起点:喙突

止点:肱骨内侧面

5冈上肌(肩胛上神经C4-6)

起点:冈上窝

止点:大结节上突

二检查方法

检查者在上臂远端施加阻力。

三临床症状

短缩: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经常短缩。

当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短缩时,肩关节会被牵拉,在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及外旋均受限。挛缩通常伴肩胛骨内收肌和肩关节外旋肌无力。

无力:患者尝试通过抬举肩关节、躯干向后弯曲(增加腰椎的前屈曲度)和增加躯干侧弯曲度(患侧突出)来代偿这些肌肉的无力。通过这些代偿机制,患者表现出更大的关节活动度。

如果三角肌和冈上肌瘫痪,通常能观察到肱骨头半脱位特征性表现为肩峰下凹陷和肩关节轮廓扁平。

肩后伸

一相关解剖

1大圆肌(胸背神经C6-C7)

起点:肩胛骨下角及肩胛骨外侧缘

止点:小结节嵴

2背阔肌(胸背神经C6-C8)

起点:T7-T12椎体棘突,胸背筋膜,髂嵴后1/3

止点:小结节嵴

3肱三头肌(桡神经C6-C8)

起点:肩胛骨盂下结节

止点:尺骨鹰嘴

4三角肌(腋神经C4-C6)

脊柱部

起点:肩胛冈下缘

止点:三角肌粗隆

肩峰部

起点:肩胛骨肩峰

止点:三角肌粗隆

5小圆肌(腋神经C5-C6)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

止点:大结节下凹

二检查方法

1级患者取坐位,检查者触诊肩关节后伸的功能肌。

若三头肌收缩不明显,在其完成主要功能性动作时更易触诊(肘关节伸展)

协同作用:菱形肌和斜方肌横部在肩关节后伸时有协同作用。它们负责内收和固定肩胛骨。此功能为肩关节后伸肌肉的活动打好基础。

2级患者侧卧,非测试侧向下。检查者通过控制待测肩峰固定肩关节。

患者在平面(平板)上,将手臂向后伸展约45°。

3级患者取俯卧位,将手臂悬于治疗台旁。检查者固定待检侧的肩峰。

患者将上臂置于体侧,并向上举起约45°。

如果肱三头肌肌力不足,无法在检查中保持肘关节伸直,患者也可在检查期间始终保持肘关节屈曲。

4-6级肌力检查时,起始姿势和固定方式同3级肌力检查相同。

检查者在上肢背侧远端施加阻力。

三临床症状

短缩:大圆肌和小圆肌、背阔肌和肱三头肌的短缩导致肩关节前屈受限。

当大圆机和背阔肌短缩时,外旋也受限。

当小圆肌挛缩时,内旋受限.

当患者尝试完全抬举上臂并保持肘关节屈曲时,三头肌的短缩特别明显。

在手臂活动中,上述肌肉的挛缩影响肩肱节律,从而影响协同作用。这将导致其他活动和固定肩关节的肌肉过度负荷。

无力:肩关节后伸肌无力在极限负荷中首先表现,如当患者尝试靠双臂支撑自己和做引体向上时出现。

肩外展

一相关解剖

1三角肌

肩峰部(腋神经C4-C6)

起点:肩胛骨肩峰

止点:三角肌粗隆

脊柱部(腋神经C4-C6)

起点:肩胛冈下缘

止点:三角肌粗隆

锁骨部(腋神经C4-C6;胸分支C4-C6)

起点:锁骨外侧1/3

止点:三角肌粗隆

2冈上肌(肩胛上神经C4-C6)

起点:冈上窝

止点:大结节上突

3肱二头肌长头(肌皮神经C5-C6)

起点:盂上结节

止点:桡骨粗隆,前臂筋膜

二检查方法检查者在上臂远端施加阻力。

三临床症状短缩:三角肌挛缩非常罕见,而肱二头肌长头键的挛缩更常见。无力:肩关节轮廓明显扁平,伴典型的肩峰下“凹陷”的肱骨头半脱位。患者通过抬举肩关节和增加躯干侧弯角度(凸向患侧)来代偿上述肌肉的无力。通过这些代偿机制,患者表现出更大的关节活动度。

预售书籍

郑大解剖学出品《人体姿势评估与解剖学分析》,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医往情深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白癫疯有治好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weiliua.com/rfxwlyy/2994.html